7 Habits Notes - Foreword


转载时请包含原文或者作者网站链接:http://oliveryang.net

1. 关于笔记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本文是 Stephen R. Covey 的经典书籍: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序言部分的阅读笔记。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 2004 年,在公司的沟通技巧培训课上。首次听老师提及本书里的七个习惯时,颇有些不以为然。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不都是常识么? 十四年后的某天,再次与此书偶遇,方觉相知恨晚。

Stephen Covey 在书中写到:“Common Sense is not Common Practice”。若要知行合一,跨跃知与行的鸿沟,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 读完本书,不单是知道,更需践行。

谨以此笔记鞭策和自勉。

2. 关于本书

7 Habits 这本书到 2016 年,诞生二十七年了,有很多版本。我看的是 Kindle 上买的 25 周年纪念版,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Powerful Lessons in Personal Change (25th Anniversary Edition) by Covey, Stephen R. (2013-11-15).

另外,手中还有一本纸质译版: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和很多经典的译作一样,中文版存在不少翻译错误。 但凭心而论,读起来还算流畅。其实,最大的问题是,与原版相比,中文版删减了不少内容。这是为何叫“精华版”的原因吗?怎么感觉缺失了不少精华呢?

所以,还是推荐读英文原版。

3. 为什么读这本书?

序言部分令人印象深刻。 通过阐述当前人类面临的最普遍的挑战 (Most common human challenges),引出了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和这本书在谈什么。这是对 7 Habits 这一方法论 Why 这一层面的阐述。

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产生了与作者强烈的共鸣。随即又想到,倘若十几年前读这些相同的文字,却未必会有今天这种体会。 直到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生活琐事,遭遇瓶颈期的职业生涯,日益严重的压力,和时间碎片化问题,时时困扰着我。 想安慰一下自己,不能顿悟是时机未到。但随即又闪念,那些善于思考的人,可以很容易创造出很多这样的顿悟的“时机”吧?自己终究是思考得太少。

3.1 我们的挑战

生活中,当人们面对重大的问题和选择时,平日里那些貌似虚无缥缈的三观问题,时常会一下子浮出水面。

直面这些问题,就是直面和拷问自己三观的过程。

读完一遍序言中指出的各种普遍问题,仿佛又经历了一遍这几年经历过的苦恼与纠结。 于是停下来,花点时间,把这些要点归纳到下面的思维导图中。夜深人静,可以作为反省自我时的一面镜子。


- Most common human challenges (人类最普遍的挑战)
  - Fear and insecurity (恐惧和不安全感)
    - What & Why
      - 原因
        - 对未来的恐惧
        - 恐惧失业
        - 恐惧失去养家能力
      - 结果
        - 追求无风险生活,盲目追求安逸稳定
        - [工作和生活中的关系成瘾: Co-dependency](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dependency)
    - 通常的对策
      - 强调生活与工作的独立性 (Independent)
      - 新问题或 trade-off
        - 过分强调独立性,会忽视社会中对互懒 (interdependent) 能力的需求
        - 个人能力终究有限,很多重要成就都来自于互赖合作
  - “I want it now” (我现在就想得到)
    - What & Why
      - 原因
        - 人的欲望无止境, 现代社会鼓励通过透支未来满足立即的欲望
        - 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得不面对外界施加的短期内产出的压力
      - 结果
        - 欲望超出个人能力
    - 通常的对策
      - 短期: 努力工作达到目标
      - 长期: 努力自我改造和自我更新,避免被淘汰
        - 心智的成长
        - 能力的成长
      - 新问题或 trade-off
        - 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短期投入和长期投入的平衡问题
  - Blame and victimism (抱怨和受害者心态)
    - What & Why
      - 原因
        - 当人们遇到问题,总能找到可以抱怨谴责的对象
        - 社会环境充斥着来自受害着的抱怨
        - 抱怨可以暂时让人们缓解痛苦
      - 结果
        - 抱怨束缚了我们去积极的解决问题
    - 通常的对策
      - 接受现状。鼓起勇气,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解决或者绕开问题
      - 相信选择的力量
  - Hopelessness (绝望无助)
    - What & Why
      - 原因
        - [绝望无助和愤世嫉俗,犬儒主义的流行](https://zh.wikipedia.org/wiki/犬儒主義)
      - 结果
        - 认为自己是环境的受害者,失去努力的动力,屈从于环境
    - 通常的对策
      - 降低期望则不会有失望
      - 新问题或 trade-off
        - 彻底失去了积极创造自己生活的可能性
  - Lack of life balance (生活失衡)
    - What & Why
      - 原因
        - 在信息社会,生活变得复杂,更加苛求,充满了压力,让人筋疲力尽
      - 结果
        - 早出晚归,要更有效率,有奉献精神
    - 通常的对策
      - 我们管理时间,努力工作,使用现代科技来实现更高的效率
      - 新问题或 trade-off
        - 舍本逐末。我们发现自己在不重要的事情上努力地工作
        - 生活的平衡和内心的平和不能通过技术提高效率解决
  - ["What's in it for me?" (对我有什么好处?)](http://www.urbandictionary.com/define.php?term=WIIFM)
    - What & Why
      - 原因
        - 现代社会教育人们在生活中竞争和获胜。
      - 结果
        - 同学,同事,甚至家庭成员都被视为竞争对手,别人得到的多,自己就少
    - 通常的对策
      - 社会文化让我们试图大度祝贺他人的成功,但私下里,内心难以坦然面对
      - 新问题或 trade-off
        - 历史上很多接触成就都是靠独立的意愿和坚强的意志
        - 然而新时代,知识工作者需要协作精神,互重互利
  - The hunger to be understood (渴望被理解)
    - What & Why
      - 原因
        - 人类心灵深处,渴望被他人理解非常重要
      - 结果
        - 人们希望自己发出的声音被聆听,尊重和重视,进而可以影响他人
    - 通常的对策
      - 人们相信提升影响力的关键沟通技巧是更清晰,更有说服力的表达
      - 新问题或 trade-off
        - 沟通时,人们很难放下自己预先的想法,聚焦于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想法,而往往急于准备回应
        - 影响他人的开始,是被其他人影响。让他人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倾听
  - Conflict and differences (冲突和差异)
    - What & Why
      - 原因
        - 人们有很多共通之处,但同时又有巨大的差异
      - 结果
        - 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思考,有时在价值观,动机,和目标几方面展开竞争,进而产生冲突
    - 通常的对策
        - 尽可能在竞争中获胜来解决冲突和差异
      - 新问题或 trade-off
        - 掌握妥协的艺术有时也不错
        - 错过了创造性的协作,它有时比原来的观念更好
  - Personal stagnation (个人成长停滞)
    - 在人类天性的四个方面,两种不同的结果
      - Body (身体)
        - 文化倾向:维持既有生活方式,用药物和手术解决健康问题
        - 原则:根据公认的健康准则,通过不断调整生活方式来防止疾病和问题的发生
      - Mind (心智)
        - 文化倾向:娱乐自我
        - 原则:广泛深入阅读,持续自我教育
      - Heart (情感)
        - 文化倾向:为谋个人私利而利用关系
        - 原则:认真倾听和服务他人带来巨大的成就和满足
      - Sprint (精神)
        - 文化倾向:屈从于日渐背离的信仰与愤世嫉俗
        - 原则:认识到我们生命的意义和生活中积极追寻的东西正是原则----我们所相信的自然法则

3.2 琢磨

序言里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名词和表达方式,搞明白后觉得值得再三回味。这里做个简单梳理。

3.2.1 Co-dependency (关系成瘾)

Co-dependency 直译的话就是共同依赖,但理解了背后的确切含义之后,发现关系成瘾,或者关怀强迫症的译法最贴切。

简单来说,Co-dependency 的人际关系,就是一种失衡的帮助关系,关系里的一个人无原则过度奉献,导致了另一个人无节制的索取,双方都有成瘾倾向。 这个关系里,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过度的需要他人的赞同和认同。

显而易见,这是一种病态的人际关系。但凭自己的见闻与阅历,在生活中,却不难找到活生生的例子。

手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中译版将这个词翻译成互相依赖与合作,看看原文就知道有多离谱了。

This vulnerability often fosters a resignation to riskless living and to co-dependency with others at work and at home.

3.2.2 Victimism (受害者主义)

Victimism 受害者主义,更多时候,这种典型的心态,被称为受害者心态 (Victim Mentality)。

具有受害者心态的人,总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他人错误行为的受害者,甚至有时,并没有清楚的证据可以证明,他处于这种被害环境下。具有受害者心态的人,身上充满着负能量。 这个社会,总是可以听到一些人不断地抱怨,控诉自己是别人错误行为的受害者,但其实他们可以有别的选择,他们也对自己的处境负有责任。 沉迷于受害者心态的人,可以获得如下好处,

  • 获得他人的注意力,并且反映了自我的存在
  • 获得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 不必承担风险
  • 不必承当繁重的责任
  • 使自己感觉“自己是对的”

我们身边不乏受害者心态的人,了解受害者心态的特点,让我们能很快分辨出这些人。 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遇到挫折时,要警惕和摆脱受害者心理,问自己是否能够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知道自己有选择的权利,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3.2.3 Cynicism (犬儒主义)

Cynicism 犬儒主义,是以不信任他人的做事动机为特征的,一种意识状态和态度。早期的犬儒主义者愤世嫉俗,但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现在的犬儒主义,则从早期的愤世嫉俗的理想主义者,演变为玩世不恭的虚无主义者。其外在表象都是怀疑一切,但本质上却有天壤之别。

可以说,现今的犬儒主义,已经堕落成彻底的虚无主义、圆滑世故,相信人类一切行为都是自私自利驱使的。有人评论说,当今中国社会,自从解放全人类的理想主义破灭以后,就进入了犬儒主义盛行的时代。 这个时代,怀疑一切动机,是个嘲笑和歧视理想者的时代。

愤世嫉俗和玩世不恭只有一步之遥,犬儒主义的内在含义变化,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3.2.4 Secularism (世俗主义)

Secularism 世俗主义,是一种包含了如下两个主张的法则,

  • 政教分离
  • 法律面前,各种宗教信仰是平等的

应该说,现代民主社会的前提就是,一个世俗主义的社会。只有这样,各种宗教信仰的人们才能公平地,和平地共处。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正是世俗主义推动过了社会的进步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世俗主义也不都是积极的一面。一些人就批评世俗主义是无神论的根源,而信仰的缺失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而宗教恰恰可以带来社会稳定性,道德,和更有序的社会。 本书序言中引用这个词,其实就指代了世俗主义消极的一面。当今中国社会的种种乱象,也有人把它们归做无神论的世俗主义导致的问题。

个人认为,世俗主义积极的一面要远远超出其消极的一面。

3.2.6 What’s in it for me? (对我有什么好处?)

人们在一件事的好处和利益不明朗时,经常会问这么一句:”What’s in it for me (对我有什么好处)?” 中译版直接翻译成”我的定位在哪里“,感觉完全错了。

这句话可以放到两个维度上去体会,

  • 时间维度:短期 vs. 长期
  • 空间维度:局部 vs. 全局

当一个人把利益的得失衡量放在短期的,或者局部的利益格局来考虑时,其实这句话的作用是消极的,是短视和自私自利的根源。 但若把利益分析放到长期和全局范围来考虑,同样的话就是积极的,富有远见和双赢的基础。

可见,这里面一个人的格局有多重要。本书的方法论,其实就是在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不断拓展一个人的格局。

3.2.7 Thick of thin things (舍本逐末)

这句话的含义是 “working hard on insignificant things”,意译为舍本逐末,倒也还算贴切。

生活中到处都是本末倒置的例子。不信问问自己,每天喊忙喊累的背后,有多少事情是真的是特别重要的?往往是重要的事情,一推再推,不重要的事情忙起来没完吧。

反思之后,发现舍本逐末源自人的天性,比如,

  • 短视

    想得长远,计划得长远需要深度思考。而且,世事易变,人们往往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产生深深的无力感。

  • 条件反射

    理性和反省本身也需要深度思考,耗时耗力。外界条件不断的变化,让我们疲于应付。于是我们用直觉和条件反射,代替理性地思考。

可以说,舍本逐末的背后,是思维的惰性,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方法论,帮助我们想得长远,并且根据变化,及时检视和调整,舍本逐末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4. 这本书在谈什么?

作为序言总结部分,其实作者已经给出了这本打算要谈些什么。

首先,作者在序言结束前抛出了一个老掉牙的问题,随即又给出了解答,

How many on their deathbeds wished they’d spent more time at the office— or watching TV? The answer is, No one. They think about their loved ones, their families, and those they have served.

然后,作者搬出了大家熟知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例子。原来马斯洛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把大家熟知的五个层次的需求层次模型修改为六个。 原有的五个层次的版本,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 在最顶端。但六个层次的新版本把自我超越 (self-transcendence) 放到了自我实现之上,成为人类的最高级的心理需求。 关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维基百科条目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接着,作者以自己家族和孙女慈善事业的为例,说明自己家人如何身体力行本书中的七个习惯方法论的:他们最终形成了服务于他人的人生愿景。原文是,

principle-based mission statements focused on serivce.

最后,作者者坦言自己也是一直在斗争,因为这就像是精通一些体育运动的过程(滑雪,高尔夫,网球),你实践地越好,就越需要做出非常有挑战的改变。 个人早有此经验,和其它技术的掌握一样,往往是越学越发现自己无知,反倒是是刚入门那会儿觉得简单。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了这本书打算给我们带来什么,

  • 制定出基于七个习惯发展而来的个人愿景
  • 践行七个习惯的方法论

如果看完本书后,以上两个目标没有达成,那么可以把作者前言里的两句话送给自己,

To learn and not to do is really not to learn. To know and not to do is really not to know. - 学而不做是是不学,知而不做是无知。

5. References

Oliver Yang /
Published under (CC) BY-NC-SA in categories Chinese  Career  tagged with soft skill